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前言 神,是原始人留给文明社会的厚礼,(9)

2014-03-23 01:26
导读:一、“人是要超越自身的某种东西”。尼采认为,每个存在体都具有巨大的“冲创意志”,他称之为“创造的生命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

  一、“人是要超越自身的某种东西”。尼采认为,每个存在体都具有巨大的“冲创意志”,他称之为“创造的生命意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二卷《自我超越》)。发挥这种意志,人可以不断地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这层意思,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一再提到。例如:在第一卷《创造者之路》中,说超人是:“那想创造以超越自己的人”。在第三卷《漫游者》中,以登山作比喻,晓谕人要不懈地“超越自己”,以“达到自己的峰顶”。在《序言》中,尼采还说:

  人是系于禽兽与超人之间的一条绳索一条凌驾于深渊之上的绳索。

  一种危险的路程,一个危险的回顾,一个危险的震颤与停足。

  人的伟大处,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终点。”

  这是说,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活动过程。其路途之坎坷,其进程之惊险,犹如“一条凌驾于深渊之上的绳索,在艰辛怖惧的生命过程中,要以坚忍的毅力,排除万难,开创新义。这就是尼采早期所肯定的希腊悲剧的人生观。”

  人是座桥梁——是个超越过去而奔向未来的存在。这也就是尼采在另一处所描述的:人的存在如“千百桥梁与阶梯,投向未来。”(第三卷《毒蛛蛛》),在尼采看来,人是个自我创造、自我超越的主题。这观点对当代的存在主义也有很大的启发。

  二、“超人就是大地的意义。”这是尼采哲学的根本要义。上面所引尼采籍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示超人意义的一段话,明显地乃针对基督教背弃现实的世界观及其唯灵论的人生观而发的。它的要点是:1、指责基督教“亵渎大地”——这是抨击基督教虚构来生论而否定现实世界的美好价值。2指责基督教信仰为“生命的侮蔑者”——这是抨击基督教敌视生命。3、指责基督教教义之“茂视肉体”——这是抨击基督教虚妄的唯灵论。

  怨恨生命和大地(同书,《肉体的茂视者》)是尼采对基督教批判的一句概括性的话。总之,西方传统二元论世界和基督教之敌视生命的厌世观,成为尼采攻击的核心论题。

  在西方传统思想里,超越世界及其唯灵论的论调固然弥漫于基督教统制的时代,而始作俑者则可上溯于大哲学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苏格拉底虽不避死难,但他的勇气是由于他相信死后可与众神一起享受永恒的福祉。所以罗素有这样的批评:“《斐多篇》之重要,在于它不仅写出了一个殉道者的死滩,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学说,这些学说都成了基督教的学说。圣保罗和教父的神学,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从这里面得来的;如果忽略了柏拉图,他们的神学就差不多是不能理解的了。”(3)柏拉图的《美诺篇》和《斐多篇》,竟认为“知识是灵魂从前生带来的”。他的形上学,将整体的世界割裂为二:即现象世界与形相世界,视前者幻灭无常的影象世界,后者为永恒价值的里型世界。这种价值倒置的二元论世界观,正成为延续千余年的基督教所谓天国与人间、来世与今生两个世界说之张本。

  形上学假所虚构的“超越世界”,乃是宗教“另一世界”演变的“一个旁支”。在《愉快的智慧》里,尼采评论说:“在宗教思想的统治下,人习惯了‘另一世界’的概念——当宗教思想被摧毁了,人便由于一种不舒服的空虚和丧失感而不安。从这种感觉又再次生出‘另一世界’,但这回不再是宗教的而仅是形上学的。但是在原始时代最初导致假定‘另一世界’的,并不是某种冲动或需要,而是由于在解释自然事件中出现的一个错误,一种智力上的失误。”(该书第151节《宗教的起源》);在《偶像的黄昏》中,尼采批评“千年来哲学家所从事的一切思考都成为概念的木乃伊(Conceptual Mummies)。”(该书,《哲学中理性》,1。)。无论这种“另一世界”的概念,或空洞概念的盲目崇拜(Conceptual Id-Olaters),都可上溯于柏拉图思想。于此,尼采批评:“柏拉图逃离现实而只想着苍白的精神图画中事物”(《曙光》,第448节《尊重事实》);他批评柏拉图有观念狂(ideomania),说他对于形式(Form)几乎有宗教式狂热。同时还说:“以往的哲学家都恐惧感官;他们以为感官会诱使人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理想’的冷静的世界。‘耳朵里的封蜡’几乎是那些哲学思维的写照;生命是乐章,而真正的哲学家却不再聆听,他弃绝了生命的乐章。”这样,他们的哲学生命便愈来愈苍白。因而民采归结说:“总之,所有哲学上的唯心主义都是有些病态的,就和柏拉图那样。”(《愉快的智慧》,第五卷第372节《为什么我们不是唯心主义者》)。

  尼采指出:柏拉图和基督教信仰,都是肯定“另一世界”而否定我们这个人生、自然和历史的现实世界(上书,第344节《我仍旧虔诚》)。这种二元对立及价值倒置的思想倾向,连康德都不免受影响,所以尼采抨击说:“哲学已被神学家的血液所败坏,……实在(Reality)已被降为单纯上午现象(appearance),而一种虚构的世界却被尊为实在。”(《反基督》,第10节)事实上,并无柏拉图等唯心论者所谓的“真实的世界”,那不过是神话罢了(《偶像的黄昏》,《真实的世界如何终于变成神话》)。世界只是一个,就是我们存在的这个生生不息的现实世界。

  以此,尼采宣称:“超人是大地的意义”,乃是对西方传统二元论世界观所作的一种价值转换。

  归结地说,尼采所谓的超人,乃是敢于作一切价值转换的人,敢于打破旧的价值表,特别是基督教的价值表,并以其丰富的生命力来创造新价值的人。(4)

  注释

  1、

  考夫曼说:“尼采一贯地反对国家主义是够明显的,他对一个“统一的欧洲”的观念,并非国家主义,他从来没有殖民非洲的主张”(见《愉快的智慧》英译本第97注)。

  2、

  有关尼采对卡莱尔、那破仑及凯撒的评论,参看考夫曼:《尼采》,第313至316页。

  3、

  罗素《西方哲学史》卷一第二篇使六章。下引同。

  4、

  参看柯普勒斯东:《哲学史》合订本第三册第七卷,第414页。

  肆:结论

  尼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在哲学和文学的领域里。现代西方哲学主流派别之一的存在主义,(1)便与尼采思想有密切的渊源。考夫曼(Wa-ter Kaufmann)说:在存在主义的演进过程中,尼采占着中心的席位:如果没有尼采,那末雅斯培、海德格和沙特是不可思议的,并且,卡缪《薛西弗斯的神话》的结论,听来也像是尼采遥远的回音。卡缪也曾经详细地写过尼采。在沙特的主要哲学著作《存在与空无》中,尼采是第一个被提到的名字。雅斯培撰写过两大册有关他的书籍,且在其他的几本著作中,也详细讨论过;而海德格,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比雅斯培更为重视尼采。”(2)是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力最大的这几个人之中,海德格写过四本论述尼采的著作,而沙特虽然没有发表过有关尼采的专著,但他哲学的基础,却始于尼采宣称的“上帝已死”的命题。沙特在论人文主义的演讲中,明确地表示:“存在主义不是别的,只是一种企图从一种前后一致的无神论的观点去获得所有结果的看法。”沙特从无神论中所获得的最重要的结论便是:如果没有上帝,就没有任何普遍必然的道德律和绝对确定价值观念,事实上,这就是尼采的声音。

上一篇:[论文关键词]黑格尔;实践观;价值;缺陷 [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