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研究(1)(6)

2015-07-10 01:05
导读:(2)决策自主程度。在决策模式题目上,改制前,71.3%的企业选择集体决策模式,22.1%的企业选择集权模式,6.6%的企业选择分权模式;改制后,选择集


  (2)决策自主程度。在决策模式题目上,改制前,71.3%的企业选择集体决策模式,22.1%的企业选择集权模式,6.6%的企业选择分权模式;改制后,选择集体决策模式的企业下降为55.8%,选择集权模式的企业下降为18.6%,选择分权模式的企业上升为24.8%。87.8%的企业以为,与改制前相比,改制后决策的 科学 性有一定进步或大幅进步。89.4%的企业是独立选择自己的决策模式,或者说,89.4%的企业是具有决策自主权的(见表6)。另有10.6%的企业是在政府干预或指导下选择决策模式。而1993年,有决策自主权的企业比例为54.9%,1993~2001年年均进步6.28%。

  (3)激励与业绩的吻合度。在对经营者的激励题目上,在已改制的国有企业中,53.5%的企业采用贡献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方式,21.7%的企业采用年薪制。

  (4)财会制度的健全程度。在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 会计 准则》方面,全部样本国有企业(包括已改制和尚未改制)中有91.6%已经全面实施,这比非国有企业高出13.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是更加规范的。

  2.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1992年6月,国务院通过《全民所有制 产业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该条例中,国有企业被赋予14项重大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走上了市场化之路。至2001年,80%以上的国有企业基本落实了14项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财政补贴已非常低。国家财政收进中对国有企业亏损的补贴与gdp 的比率是逐年下降的,从1985年的5.66%下降到2001年的0.31%。不仅如此,亏损补贴的尽对值也是不断下降的,从1985年的507亿元降至2001年的300.04亿元。如按1990年不变价 计算 ,则国家对国有企业亏损补贴的尽对值从1985年的718亿元下降至2001年的164亿元,年均下降8.82%。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贸易银行,盈亏由自己负责,这使政府以低息银行贷款形式向国有企业提供的变相补贴也已基本消失。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政府对国有企业资金的无偿划拨近于停止。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投进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或上市融资获得,政府的无偿划拨近于停止。据统计,国有企业从贸易银行获得的贷款是银企之间市场谈判的结果,政府已不再安排国有贸易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从1993年开始,符合《公司法》发行企业债券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公然向 社会 发行企业债券,这使部分企业增加了一条获得资金的渠道。这种由企业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和市场要求做出的发行安排,基本上是市场行为。企业通过股市的股票筹资与gdp 的比率,1991年为0.023%,1997年为1.738%,2000年为2.351%。2001年为1.305%,总体呈增长态势。

  (3)国有企业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基本形成。国有企业的产品价格已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本钱和市场供求自主做出,这表现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要素及其他商品和服务基本从市场选购,而 目前 尽大部分竞争性的要素及其他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已经放开,由市场来决定。1978~2001年,生产资料的市场定价比重由零进步到了87.6%,农副产品的市场定价比重由5.6%进步到了93.9%。在抽样调查中,90.8%的企业以为自己的投进、本钱和价格完全自主决定。

  (4)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用工和工资决定可由劳资双方自愿谈判解决。据抽样调查,2001年,98%的国有企业的职工是合同制职工,职工跨企业活动的障碍已大幅减小。对于职工的工资决定,53.5%的企业选择了贡献与绩效挂钩的方式。由于职工活动已非常轻易,尽管工资标准是由企业规定的,但职工可以不接受这个标准而离开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雇员与雇主自主谈判决定的。根据抽样调查。对这种看法的认可率为71.6%。
上一篇:浅析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治理模式(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