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研究(1)(9)
2015-07-10 01:05
导读:六、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 发展 展看 (一)非国有经济 1.非国有经济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进。非国有经济的市场进进是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相伴随的
六、中国企业市场化进程 发展 展看
(一)非国有经济
1.非国有经济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进进。非国有经济的市场进进是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相伴随的。一方面,大量国有中小企业特别是国有小企业直接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另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实施产权多元化,也要以非国有经济的进进为条件。同时,作为wto 成员国,中国将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给予相同的待遇。这就意味着,凡是竞争性行业,就应当不论所有制形式和资本来源,享有同等的进进许可和生产、经营条件。尤其是根据中国的承诺,在包括 交通 运输、能源、基础电信、生产的其他设施和要素等领域所供给的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和可获得方面,保证非歧视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曾被国有经济垄断的这些领域,非国有经济就将逐步进进。
2.非国有企业产权将更趋明晰化和多元化,生产经营行为将更趋规范化。加进wto 将迫使中国企业必须加速产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对于非国有企业,即使产权关系明确,也需要按照 现代 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造,以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尤其是家族企业,必须吸纳更多的投资主体,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实力。而要保持持久的活力,非国有企业还必须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和相关法规,根据市场竞争的要求健全治理结构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明晰各投资主体的产权和相应的收益,规范生产和经营行为。
3.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外商独资将迅速增长。加进wto 及国内各项吸引外资政策的出台,势必刺激跨国公司大举进进中国。 目前 ,外商以独资形式进行的对华投资急剧增加,而过往主要是以同中国企业的合资与合作为主。2000年,外商在中国的合资和合作项目合同金额为277.65亿美元,2001年却下降到258.37亿美元;而外商直接
投资合同金额则从2000年的343.09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429.99亿美元,增长25.33%。这意味着,即使在国内,中国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可以预见,非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继续增强,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进一步加大。
(二)国有企业
1.政资及政企将实现较彻底分离。新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将于2003年确立,并出台相应的 法律 。新体制将确立国有资产的惟一代表,长期以来多部分相互争夺资产所有权的 题目 将得到解决,国有资产出资人将实现明晰化。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它履行所有者职能,享有所有者权益,而不能以行
政治理职能代替之。这意味着,伴随出资人的明晰化,政企分离也将会基本上解决,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对产业的垄断将大大削弱,国有企业的对外自主权和对内决策权将大大增加。
2.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制将向纵深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未来时期内,除了某些特殊领域外。将更多地改制为非国有独资的公司,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的明晰化,真正摆脱政府的控制,建立 科学 有效的治理结构及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运作,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3.国有企业的行为将实现更彻底的市场化和规范化。目前,国有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如要素的获取、价格的确定等。但是,在治理机制上还存在一定的非市场成分,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如企业经营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任免,经营者的收进分配还参照政府标准。随着政资及政企分离,这种现象将大幅减少。经营者将更多地从逐渐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市场上选聘,其收进将由公司董事会自行确定。同时,公司治理机关的相互制衡机制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其运作将日趋规范化。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4.国有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将逐步退出国有领域。国有小型企业以及长期亏损的国有中型企业,随着 社会 保障制度的健全,将通过破产和非国有经济进进,大部分甚至全部退出国有领域,转变为非国有或国家一般参股企业。国家一般参股企业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而是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尤为重要的是,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退出范围将扩大。通过向外商出售国有产权或吸收外商参股,以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