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审美前理解资料(1)(17)

2016-08-15 01:22
导读: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前理解是一种流,每一个具体的前理解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朵浪花,展示着河流的不同的水文特征。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就是这种状态:

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前理解是一种流,每一个具体的前理解是这条河流中的一朵浪花,展示着河流的不同的水文特征。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就是这种状态:主体在有限的现实中所从事的,与他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他追求自由,却是在有限的东西中追求!这种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主体本质力量与有限现实的关系中,我们希望通过理解到什么来实现自由。而事实是,真理永远也不能达到,只能无限地接近。任何前理解活动达成的理解是有限的,因而是不自由的。因为任何一种有限都不能达到真正自由的本体。因为有所得,便一定有所未得,有所成必有所亏。在有所得的基础上实现的愉悦与满足因而也是有限的。主体的自由必将以不同于一般理解的态度来实现。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
论当代审美时尚中的自恋主义倾向
上一篇:美学论文-《西方古典人物雕像美略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