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金融理论及其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分析
3.1金融理论分析
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其内涵国内外学者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但理论界影响较大的有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以及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及深化理论。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1.1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戈德史密斯作为比较金融学的开创者,通过近6年的悉心研究,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该理论通过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基本经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剖析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规范了比较金融学的研究范畴,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发展水平的数量指标(FIR),给出了它的计算公式,并且描述了各国金融发展的规律性趋势。戈德史密斯所提出的比较金融研究方法和比较金融学的基本内涵已得到各国金融研究学者的认同和采用,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金融发展理论都是沿着戈德史密斯开创的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的,是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或直接采用该方法。由此可见,戈德史密斯研究方法在金融界的重要地位。
在金融结构理论中戈德史密斯选择金融相关率(FIR)作为主要的分析工具。
FIR=F/WT
其中,Ft 代表金融活动量,Wt 代表经济活动总量。在此基础上戈德史密斯研究了1860-1960年近百年的经济数据,算出了16个国家的FIR值,以此对各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做出定量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国家具有不同的金融相关率:处于最高发展层次的是FIR超过1的几个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处于较低层次的则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委内瑞拉、墨西哥。为了评估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戈德史密斯从社会分工理论出发,认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假设消费者的储蓄偏好、投资风险大小均为不变因素,那么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种类越丰富,金融活动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没有金融机构与金融工具,储蓄与投资职能往往是混淆在一起的,每个经济人要想扩大投资必须进行储蓄;反之,如果他没有投资机会,储蓄只能是财富的贮藏。金融活动的出现使储蓄和投资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职能。金融活动克服了资金运动中收支不平衡产生的矛盾,一方面它使投资者可以超过本期收入进行支出,另一方面它又为储蓄者本期积累的收入带来增值。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储蓄者还是投资者都非常乐于接受金融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工。并且,通过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的多样化,金融活动为那些没有投资机会的储蓄者创造了新的投资机会,这不仅使他们也能分享投资带来的好处,而且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大学排名
戈德史密斯认为经济发展的水平越低,储蓄与投资的要求越简单。随着经济发展,储蓄与投资双方在收益水平、变现能力、安全性、税收负担等方面的要求与预期也越来越复杂。与此相适应,金融结构也开始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在现代经济中,间接金融成为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发达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提高储蓄、投资总水平与有效配置资金这两条渠道来实现。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提供的选择机会越多,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欲望越强烈,社会资金积累的速度就越快。在资金总量已定的前提下,金融活动越活跃,资金使用效率就越高,因为竞争会保证资金首先流向投资风险小、回收期短、盈利水平高的产业与地区[3]。
总之,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上层建筑加速了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了经济活动能力。
3.1.2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麦金农和肖根据多年的研究及当时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于1973年出版了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即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他们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角度,全面地论证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详细地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的特殊性,提出了与传统货币理论通异的政策主张。麦金衣和肖首创的金融深化理论将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融为一体,既克服了一般货币理论忽略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特征的缺陷,又弥补了传统发展理论忽略货币金融因素的不足,从而为货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也为发展中国家制定金融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创立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压制的现状,肖认为,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储蓄者的资产选择范围十分狭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重点是金融市场的完善,用价格机制和分权机制代替金融配给机制,拓展储蓄者对投资机会的选择区间,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积极推进金融深化,就完全可以依赖国内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必依赖国外部门的储蓄。麦金农则从剖析分割经济入手,论证落后经济进行金融深化的必要性。他认为,对落后经济而言,有限资本得不到有效分配的障碍不是贫穷,而是经济的被分割。经济分割使市场不完全,大量企业和储户被排斥在金融发展过程之外,尤其是支离破碎的资本市场使企业得不到外部市场的融资机会;由此导致金融萎缩;加上政府的人为干预和低利率政策,金融增长过程变得十分艰难。为此,必须建立一个有组织和有效率的金融体系,让企业得到外部的补充资金,形成完善的储蓄与投资机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