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企业知识治理的实施策略研究(1)(2)

2015-02-18 01:23
导读:在1999年以来,国内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治理等题目,企业界也

在1999年以来,国内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和实践逐渐从宏观层次转向了微观领域,学术界开始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知识治理等题目,企业界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知识治理以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大好机遇。很多国外知识治理研究的著作被翻译出版,不少学者也灵敏地投进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治理科学部将“企业知识治理题目研究”作为2000年鼓励研究领域为标志,国内学术界关于知识治理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小的***,并波及到企业界,引发了一个企业知识治理实践的***。
诞生于企业治理界的知识治理,其基本出发点应立足于企业的发展。鉴于现实生活中众多企业在实施知识治理时遭遇的困惑,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把研究的重心从对知识治理的一些基本理论的探讨转向对如何实施知识治理的策略分析,提出了大量有利于企业鉴戒的宝贵建议。根据所把握的资料,现将几种有代表性的策略例举如下:[7]
pp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曾对在知识治理实践方面走在前列的11家公司和组织进行了调查,提出了6种企业知识治理战略模式:l.把知识治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2.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3.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4.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5.无形资产治理战略;6.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
德曾姆士等人(J.D.Davjames,1998)则提出了知识治理的四步曲:首先提出诊断题目,了解知识是如何影响业务的,程度怎么样;其次必须重视战略对组织设计的影响;再次调整企业对外姿态和经营方略;最后评估和监测知识。他们夸大这四个步骤并非有先后次序,而应是相互协调并行运行的。
汉森等学者(M. T. Hansen,1999)则将知识治理的实施策略回纳为编码战略和个人化战略两种模式。指出在制订企业的知识治理战略时应该反映其总体竞争战略,比如应考虑企业是提供标准化产品还是定制产品?是成熟产品还是创新产品?员工是靠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解决题目?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达文波特教授提出了“知识治理两阶段论”。第一阶段:企业像治理其有形资产一样来对其知识资产进行治理,获取资产并将其“存放”在能够很轻易被获取的地方——“知识库”。知识治理的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企业知识库里的“知识资产”太“拥挤”的题目。达文波特以为要解决这个题目,必须要考虑知识工作业务本身的改进与进步。这样当需要知识时,从外部导进知识;而当知识被创造出来或获取时,又可以及时地将其导出给组织的其他部分。
徐勇等人( 1999)将知识共享的推动模式回纳为三种:命令带动式、利益诱导式和个人行为推动式。还有学者对企业首席信息主管(CIO)进行了研究,回纳出三种最基本的CIO模型(霍国庆,1999),分别是:l.战略/战术模型。在这个经典模型中,一个公司中总有两个或几个信息方面的主管,其中一个负责战略事务,另一个或几个负责战术事务。2.内部/外部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有关职责被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一个信息技术经理可能治理内部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基础设施和日常操纵,另一个则追踪技术进展、贸易机会或研发活动。3.消亡模型。这种模型还没有流行,在这种模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首席执行官(CEO)日益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无需CIO在信息系统和业务战略之间扮演重要角色,技术方面的题目可以由首席技术主管(CTO)解决。
综观以上种种策略,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在实施知识治理的思路上存在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一)可将众多的实施策略回结为两种:
1.没有给出具体的操纵方法,而是为企业如何实施知识治理提出一条整体思路。建议企业将如何实施知识治理分成阶段进行研究,遵循“提出题目、分析题目、解决题目”的思路在企业中实施知识治理。这种做法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企业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或是缺陷,分析其原因,找出有效的知识治理策略。德曾姆士等人的“知识治理四步曲”和达文波特教授提出的“知识治理两阶段论”在大体上就属于这一类,他们都夸大要阶段性地实施知识治理。
上一篇:人力资源治理“5P”模式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