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实践的除魅与去魅的实践(3)

2015-06-30 01:11
导读:至此我们已经提供了上帝和实践简单类比的简单事实。实践要想成为本体既需要超越于 世界,又需要内在于世界。因此,两者同一命运已无可厚非。不过

  至此我们已经提供了上帝和实践简单类比的简单事实。实践要想成为本体既需要超越于
世界,又需要内在于世界。因此,两者同一命运已无可厚非。不过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实践
的命运要比上帝还悲惨。把它向噩运的渊薮再推一步是海德格尔关于本体论差别的精妙论断,他声称,在西方,几乎是整个哲学传统的一个始终被忽视的错误,即忽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德里达正是循着这一思路通过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语言的批判使自己名声雀起。一个人可以探寻存在者之间的差别而不必求助任何一种本体论对比。在这种认识中没
有本体论根据,没有存在,只有存在者。实践被存在者所肢解,这不言而喻。因而,无法确
定自己特定的本体论根据,只有实践本体论的破灭我们才能实践找到一个合适的哲学位置。
  一个语词初始的意义就像运动起来的物体一样永远保持其惯性。对此,奥斯汀有一段精
辟的论述:“一个语词从不(几乎从不)离开它的词源和形成时的状态。尽管它的涵义会变
化万端,增减不已。最初的涵义将会保留下来,并渗透于和支配着这些变幻不定的增减”(转引自4,P27)。德里德在《书写学》(Of Grammatology)中又大篇幅地论述了语词初始意义的踪迹(Trace)如何在其变化中永恒地发挥制约和规范的作用。可见语言一旦形成,它便是一种在场,而其作用又是一种指称性的服务。这两种之间的冲突使得世界和人对世界的思索永远不可能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实践”这个语词在西方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按着它原始意义的踪迹装载每一代人加于其上的新的色彩不停地前行。“实践”自古希腊人那里产生以来,便表达着人对幸福的追求。其后它的意义在不同人的使用中肯定有所增加。然而,真正为其在哲学上定位的肯定是康德。实践和认识一样,依赖于心灵两个能力,即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1,P9)康德的这种二元对立体现了认识论和本体论分而治之的哲学传统。同时蕴含着只有纯粹认识能力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才是真正客观摹写世界的真理。与此相对的则是实践是欲求能力的产物,是欲求能力的外在形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欲求能力与人的生存权利一样,与生俱来。这是个必须由哲学证明的先验性。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几乎是在种系发生的水平上确定其哲学的根据。然而,人一旦出生并按着社会化的规范生活的时候,维持欲求能力必须作为一个普遍法则来加以论证,因为保证人类进行欲求的条件不仅仅是世界的法则,还要有高于自然法则的东西,高于在场的世界的东西,一种只有法则自身而无法则之外的。任何事物的那类事物,即与自然法则相对的自由法则。“法则的单纯形式只能由理性来表象,从而不是感性对象。因而也不从属于现象;那么,作为意志决定根据的这种形式的表象,就区别于在自然中依照因果性法则的事件的所有决定根据,因为在这些事件方面,这些起决定作用的根据自身就必定是现象。但是如果除了那个普通立法形式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意志决定根据能够因用这个意志的法则,那么这样一个意志必须被思想为在相互关系上完全独立于在最严格的意志上,亦即在先验的意义上称为自由。因此,一个只有准则的单纯立法形式用作其法则的意志,是自由意志”(1,P28-P29)。自由意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必然性,“一个自由意志必须既独立于法则的质料,又在法则之中觅得其决定的根据”(1,P29)。这样,自由意志支撑着欲求能力,欲求能力将自己投射到具体行为之中,这种行为和世界接轨,永远表现为经验的形态,它类似于几何的抽象形式依附的物件。这便是实践,自由意志的质料。正如世界的质料在时间之中会永恒地变化一样,实践只是自由意志一次又一次脱掉的蚕蜕。

二、实践应该是纯粹理性的对象  纯粹理性当然是指生产知识、确证知识和知识的认识论规范与法则。这是康德的专利术语,并因康德而在史上走红。我在这里使用它不标志着我是一个康德迷和认识论优
上一篇:狄尔泰与胡塞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