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二:合理性概念的定义(21)
2015-02-11 01:06
导读:Frankfurt am Main,1968a,第10章以及第11章;利科(P.Ricoeur):《论解释》( Die Interpretation),Frankfurt am Main,1969.Drittes Buch,第352页以及下两页 ;谢林(
Frankfurt am Main,1968a,第10章以及第11章;利科(P.Ricoeur):《论解释》(
Die Interpretation),Frankfurt am Main,1969.Drittes Buch,第352页以及下两页
;谢林(W.A.Schelling):《语言,意义,愿望》(Sprache,Bedeutung,Wunsch)
,Bln.1978.
33, 关于解释话语,请参阅施耐德巴赫:《反思与话语》(Reflektion und
Diskurs),Frankfurt am Main,1977,第277页以及下两页。
34, 在德语范围内,请参阅P.L.Voelzing的研究报告:《论证》(
Argumentation),载:《文学与语言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Literaru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第10期,1980,第204页以及下两页。
35, J.A.Blair,R.H.Johnson(Eds.),Informal Logic,Iverness,Cal.
1980,X。
36, St.Toulmin,The Uses of Argument,Cambridge,1958;德文版,Kronberg
,1975。
37, St.Toulmin,Human Understanding,Princeton,1972;德文版,Kritik der
kollektiven Vernunft,Frankfurt am Main,1978。
38, B.R.Burleson,On the Foundations of Rationality,载:Journ.Am.
Forensic Assoc.,16,1979,第113页。
39, Habermas,(1973c)。
40, 请参阅Toulmin,Rieke,Janik,(1979),第106页。
41, Ch.Perelman,L.Olbrechts-Tyteca,La nouvelle rhetorique,Bruessel,
1970。
42, Habermas,(1973c)。当然,合理动机这样的重要概念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
分析;请参阅H.Aronovitch,Rational Motivation,Philos.Phenom.Res.,15,
1979,第173页以及下两页。
43, Toulmin,(1958)。
44, 】死 因(W.Klein):《论证与论据》(Argumentation und Argument),载
:《文学与语言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第38/39期,1980,第9页以及下两页。米勒(M.Miller):《论道德论据的本体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生》(Zur Ontogenese moralischer Argument,载:Zeit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Linguistik, 第38/39期,1980,第58页以及下两页;及其
:《道德与论证》(Moralit?t und Argumentation),载:Newsletter Soziale
Kognition 3,TU Berlin,1980。
45, Klein,(1980),49.M.A.Finocchiaro,The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of Reasoning,Phil.Soc.Sc.,9,1979,第277页以及下两页。
46, Klein,(1980),第19页。
47, Klein,(1980),第18页。为了说明起见,克莱因援引了一个教派作为例证。
这个教派认为为了证明宗教对人民是有害的这句话,指出列宁就曾说过这句话。这个教派
为了把"集体问题"变成"集体有效性",仅仅满足于援引权威。克莱因用这些概念的目的是
很清楚的,他这样做,是为了省去这样的问题,即:为了让别人 相信,列宁对于相关现
象的理论解释比其他的解释,比如涂尔干或韦伯的解释要高出一筹,这个教派的人会列举
出那些理由呢?
48, Klein,(1980),第16页。
49, Klein,(1980),第40页。
50, Klein,(1980),第30页以及下页。
51, Klein,(1980),第47页以及下页。
52, Klein,(1980),第47页。
53, Klein,(1980),第48页。
Oldemeyer)(编):《交往过程中的价值》(Werte in kommunikative Prozessen),
Stuttgart,1980。
69, 关于这种可以追溯到皮尔斯的形式语用学的真理理论,请参阅莎伊特(H.
Scheit):《真理共识理论研究》(Studien zur Konsensustheorie der Wahrheit),
慕尼黑大学教授资格论文,1981。